撰文:DeFiIgnas
编译:Yangz,Techub News
2032 年的某个清晨,你在四季酒店醒来,宿醉未消。昨晚的两杯尼格罗尼仍让你的脑袋隐隐作痛。
这时,iPhone 23 XXL 弹出一条通知:Rabby 钱包显示,比特币一夜跌了 3%。你嘟囔着,「又是 Saylor 的 Strategy 在散播 FUD」。但看到比特币现价 120 万美元后,你又笑了——那个疯子 Udi 果然没错!那次在 Hyperliquid 上以 11.4 万美元「高位」3 倍杠杆梭哈的操作,如今已彻底改写整个家族的命运。
只不过,Cobie 几年前的预测稍有偏差,实际情况是,从 8 万到 25 万是艰难爬坡,但从 25 万到 100 万却轻松如飞。
你回想到,2024-2029 年的那轮牛市确实不同:四年周期论终于终结,而自己的 3 倍杠杆竟没爆仓。你感叹道,这多亏了特朗普的第三任期让美国国库囤了 5% 的比特币供应量。
这时,你心中浮现一丝悔意,想到当初要是没卖以太坊去投 OpenAI 和 SpaceX 的股权代币,就能挣的更多。它们压根没 IPO,直接在纳斯达克的以太坊 L2 上进行了代币化。好在股权代币在 Aave 和 Fluid 上抵押借贷表现还不错。
你没有停止想象,你的思绪再度飘散。想到 Monad 主网上线在即,测试网空投也即将发放,你畅想着在拿到空投后的第一时间,就去到安提瓜和巴布达买下自己的第二套房,顺便办好护照——毕竟明年欧盟要开征 50% 的「加密货币团结税」了。
相比之下,你的老友们就没那么幸运了。
《金融时报》和 BBC 的专家忽悠他们用欧元 CBDC 买了年化 4% 的「欧盟国防债券」,说是攒钱买一居室。结果通胀 8%,就算每月领 2500 欧的全民基本收入,房价还是遥不可及。
「早叫你们买币的」,你在心里默默地念叨,但随即又有些愧疚。算了,你穿好衣服,刷好牙,习惯性地点开 X,却被年龄验证提示拦住。
「该死」,你咒骂着将 VPN 切换到阿富汗节点,然后再次登上了 X。你感叹道这趟英国访友体验越来越魔幻,但离航班起飞还有几个小时,你选择开始处理一些「工作」。
加密货币贩卖梦想
加密货币最强大的卖点,是它能点燃人们对更美好、更富裕生活的渴望。
在当今地缘政治紧张、经济低迷的背景下——人们为支付账单发愁,为找工作挣扎,还感受着隐私被侵蚀的窒息(比如英国《在线安全法案》)——这种造梦叙事显得格外强烈而鲜明。
当你刷着新闻、TikTok 或 Ins 时,到处充满了绝望感,而 Crypto Twitter 的氛围却截然不同。加密货币和比特币被塑造成财务困境的解药——这也正是我在 2032 年开篇故事中,特意描写那些未入场朋友的悲惨处境的原因。
Coinbase 深谙此道,它的品牌传播简直精准到极致。他们那条调侃英国现状的《一切都很美好》
广告让我笑出声,但说的全是事实。
真的,我热爱加密货币,因为这里允许人们放肆梦想。可惜,这也正是反对者厌恶我们的理由之一。他们根本不相信我们的故事,认为这些愿景太过荒诞——区块链改变社会?不过是个「美化版的电子表格」罢了。
正如 Nat Friedman 所言:「悲观者听起来聪明,但乐观者才能赚到钱。」
加密货币鼓励宏大梦想的特性(以及无需许可的技术本质),同样成为骗子钟爱这个行业的原因:他们兜售财富幻想,最终却摧毁它。
我曾专门写过
文章分析为何许多人如此憎恨加密货币。但我不是骗子。你也不是。我们真诚地相信加密货币能带来双重变革,包括改善个人生活,并通过强化私有财产权、自由和金融/网络隐私来推动社会进步。
只是,尽管加密货币在短短数年已取得惊人成就,我仍感觉这个群体正在丧失敢于梦想的勇气。
我们都忘了如何做梦
我们曾经用宏大的梦想吸引散户入场。但如果连加密原住民自己都还在用上一轮牛市的以太坊目标价(1 万美元)来画饼,新人又凭什么要买以太坊?
以太坊明明已经取得如此巨大的进展:现货 ETF 通过、传统金融采用、稳定币合规、监管框架完善、RWA(真实世界资产)落地,甚至 Robinhood 都推出了自己的 L2……难道这一切努力,就只配换来 2 倍、3 倍的涨幅?
或许我们终于渴望被主流认真对待,以至于当传统金融大举入场时,「兰博基尼」和「to the moon」这样的造梦叙事反而从加密货币的故事中消失了。
如今,只剩下那些「傻币」(如 XRP、ADA 等)和比特币还能吸引真正的梦想家。至少,比特币依然承诺着通往 100 万美元的财富之路。
反观以太坊和大多数山寨币,早已不再讲述那些激动人心的宏大愿景。不过,以太坊仍有重振雄风的希望。
多年来,以太坊信徒们一直在力推「超健全货币」(Ultrasound Money)的概念。但扩容技术降低了 Gas费,也击碎了通缩美梦。(技术团队和营销团队显然没打好配合!)
现在,叙事又回归基本面:机构采用、稳定币、RWA。这些故事虽不新鲜,但这一次,它们正被更权威的声音传颂——比如 Thomas Lee 和 Joseph Lubin 这样的人物。
请记住,故事的讲述者,和故事本身同样重要。
此外,上市公司将以太坊纳入资产负债表是另一个催化剂。这让观望的买家有了信心,甚至连空头都开始承认这一转变正在奏效。
但做了这么多,就只为 1 万美元的以太坊目标价吗?
以太坊需要讲一个更性感的故事,让人们愿意长期持有以太坊本身,而不仅是冲着突破 1 万美元。比特币是数字黄金,那以太坊……数字石油?我知道这个故事终将出现。看涨以太坊。
又或者 Solana。
2024 年,它靠着 Meme 币的「草根逆袭」叙事大放异彩。但随着绝大多数 Meme 币交易者亏得血本无归,Solana 和 SOL 逐渐失去了吸引力。SOL 既不像以太坊那样走传统金融路线,也不像比特币主打价值存储。当人们在 Meme 币上不断亏钱时,造梦的魔力自然就消失了。
如何让人们继续做梦
「当我买入一个代币时,我想要的是宏伟的梦想。然而大多数项目只顾推销其功能特性,却忽略了远大的愿景。代币存在的意义,就是让社区成员敢于梦想。」 —— DeFiIgnas
想想过去,ChainLink,一个预言机协议,竟能让我们所有人热血沸腾。我曾这样想过:「LINK 是我们见过最平等的事物。它野心勃勃,如果成功,将真正重塑社会结构。」
再看看 Compound,一个借贷协议有什么可激动的?其他 DEX 聚合器?跨链协议?现在看来也没什么好激动的。
这些协议之所以令人振奋,是因为它们属于一场更宏大的运动:DeFi。「做自己的银行」,如果你不喜欢团队的方向,就用代币在 DAO 中投票,改变它!
这是革命性的!当 LINK、COMP、UNI、YFI 问世时,它们是 DeFi 的市场领导者、先驱、拓荒者,是全新的物种。
再看看现在,人们不再相信 DAO,DeFi 代币也沦为按收入/费用估值的投资资产,毫无性感的故事可言。即使一个又一个新 DEX、借贷协议、预言机或基础设施项目涌现,也很难再让我们心潮澎湃或梦想未来了。
这就是加密货币成为成熟资产类别的代价吗?
X 上,很少有新项目或代币生成事件(TGE)公告能让人兴奋,因为这些项目要么是对现有龙头的微改良,要么是创始人和风投为了个人暴富梦想发币,而非为了社区。
我建议项目创始人投入时间和金钱,构建一个连贯的叙事,通过故事传递宏大梦想。营销不仅仅是 X 上的付费技术长文、漂亮的 UI,或者社交媒体经理发的几个梗图。
这很难,但会让你脱颖而出。
投资者渴望支持宏大的梦想。然而,那些贩卖梦想的人,往往缺乏技术创新的支撑,或者干脆就是骗子。
话虽如此,目前还是有一些擅长贩卖梦想的项目的(尽管不一定是技术最好的)。
擅长兜售梦想的项目和代币
SPX6900:用荒诞叙事点燃梦想
说实话,我到现在还没搞懂这个代币到底有什么用,我本人也未持有该代币。它就是个 Meme 币,对吧?但 Murad 是个讲故事的高手,而这代币已经涨了约 150 倍。
他在 X 平台置顶的帖子写着:《SPX6900 市值将突破 1 万亿美元的 150 个理由》。这比当前以太坊市值还高 2 倍!离谱?荒谬?或许吧,但谁在乎呢?他让社区成员真正做起了梦。
Murad 的叙事核心始终围绕一个鲜明的对立:「如果你不投资加密货币,AI 会抢走你的工作,你就 NGMI(注定失败)」。他用这种危机感精准打击「圈外人」的心理防线。
你可能会觉得这有点「骗局」的味道,但至少他真金白银地 HODL 着代币,不像其他项目方上线就砸盘收割社区。一些创始人们,真该跟他学学。
胖企鹅(Pudgy Penguins):加密世界的形象大使
胖企鹅是我最爱的加密货币品牌,没有之一。谁能拒绝既可爱、又能升值(我的 NFT 买入价是 2000 美元),且使命是在元宇宙中传递正能量的角色呢。
凭借社媒上数十亿的浏览量,胖企鹅最有可能成为加密货币对外界的「门面担当」。更重要的是,PENGU 是第一个原生加密 Meme 币,其他 Meme 币(如 DOGE、PEPE、SHIBA)都是 Web2 时代的「外来户」。
因此,胖企鹅就像是我们的公关大使,负责扭转加密行业的负面形象。
Worldcoin:争议中的宏大野心
你可以讨厌他们那诡异的 AI 眼球扫描仪,或是质疑其掠夺性的代币经济模型,但有一件事无可否认:他们的野心。
World Proof of Human(人类证明)的使命是构建一个全球身份与金融网络,用于区分人类与 AI,同时推动全球经济参与。而这,也正是加密货币的核心使命。
Farcaster:低调但革命性的社交协议
Farcaster 在 X 上的简介可能是所有加密货币项目中最「低调」的:「一个足够去中心化的社交网络。」「足够去中心化」听起来并不算太有野心,但 Farcaster 正在默默改变游戏规则。它正在构建一个真正可用的开放社交网络——类似 X,但抗审查且用户自主。
它没有盲目追求全盘链上化而牺牲用户体验,而是只去中心化关键部分:用户名、消息内容,以及网络的读写权限。这足以保障自由,同时避免完全去中心化的弊端。
任何人都能基于协议开发应用,但没人能封禁你。的确,某些 Farcaster 前端界面或许会限制你,但用户可以随时迁移到其他平台。
Base(Coinbase 的 L2)已将其原生集成到最新应用中,证明 Farcaster 的模式确实可行。
Farcaster 什么时候发币啊,我已经等不及了!
Hyperliquid:从 CEX 到 DEX 的革命
Hyperliquid 也是个显而易见的例子。但直到 OKX 和币安试图围剿 Hyperliquid 时,我才真正成为它的信徒。如今,HYPE 已演变成一场运动——将一切交易从中心化交易所(CEX)迁移至去中心化交易所(DEX)。
取代币安——这还不够具有野心吗?难道不让你心潮澎湃?Hyperliquid 在永续合约领域已占据优势,但我相信它在现货市场的地位也将愈发强大。
Polymarket:为真相定价
散播虚假声明或制造假新闻几乎零成本,但回答「疫苗会导致自闭症吗?」这种问题,却需要数十亿美元的研究经费和漫长的时间。真相的代价高昂。在这个充斥假新闻和 AI 垃圾的世界,弄清事实从未如此珍贵。
Polymarket 在预测美国大选结果时,表现甚至优于传统媒体,这足以证明其价值。也正因如此,Polymarket 是少数能让我敢于梦想的项目之一。期待他们的代币空投早日到来。
Liquity:去中心化稳定币的最后希望
在 Terra 崩盘后,大多数人已经放弃了构建真正去中心化的稳定币。Maker 转向了传统金融/真实世界资产,甚至连 Vitalik Buterin 力推的非法币稳定币 Rai 也改变了方向。Liquity 或许是我们实现几乎无需治理、真正去中心化的稳定币的最后机会。
尽管 Liquity V2 正在缓慢增长,其总锁仓量(TVL)目前仅为 1.36 亿美元,LQTY 市值也不足 1 亿美元。就采用率而言,Liquity 仍有很长的路要走,但它的野心令人振奋。终有一天,加密世界将再次需要去中心化稳定币。
Fluid:颠覆 Uniswap 的借贷协议
是的,我知道我是他们的推广大使,但 Fluid 是我唯一亲自合作的项目。当他们宣称要超越 Uniswap 的交易量时(尽管只是一个借贷协议),我既惊讶又备受鼓舞。而有一天,Fluid 真的在以太坊上超越了 Uniswap。
随着 Fluid DEX Lite 的推出,我对交易量、借贷 TVL 和 FLUID 代币价格的目标已经直指月球(to the moon)!
最后,还有哪些项目/代币让你敢于梦想? 可以在评论区尽情分享!
放肆梦想
加密货币梦想的巅峰是 2017/18 周期。那时,每个代币都有着宏大的野心:区块链版的 Uber 和 Airbnb、物联网(IOTA)、供应链管理(VeChain)、去中心化广告市场(Brave)、去中心化银行(Bankera)等等。然而,这些大多只是缺乏技术支撑的白皮书。
2020/21 周期则不同:DeFi 和自治愿景有了智能合约和真实 dApp 的支撑。然而,DAO 治理和真正的链上去中心化尚未实现,DeFi 最终变成了「链上金融」(Onchain Finance)。
再看这轮周期,驱动力完全来自外部因素:ETF、RWA 和监管合规。
尽管多年来利好不断,但加密行业的内部梦想却在萎缩,价格目标也越定越低。
我们正处在加密货币大规模采用的十字路口,但许多人却不愿拥抱更大的梦想。你们的价格目标都太保守了!要知道,仅英伟达一家公司的市值就超过了整个加密货币市场。而即便如此,NVDA 在过去几年仍暴涨了 604%。
随着亲加密货币的监管和传统金融的入场,加密货币正跨越卢比孔河。
是时候拥抱更远大的梦想了,将目标上调数倍!